從早期使用ISA/EISA介面的Tseng Labs ET4000系列、整合RAMDAC的ET6000系列
S3 Graphics的S3 Virge . DeltaChrome S8
2D顯示為強項的Matrox (做硬碟的是Maxtor ^^) Millennium . Mystique 系列
到3D遊戲介面卡的推手Voodoo I / II / Banshee / III / 4 / 5 (Voodoo幾乎都有入手過)
以及專做CAD專業繪圖的3Dlabs
一直到後起之秀NVIDIA與ATi的時代,從NV的Riva 128、ATi的3D Rage II
到現在的NVIDIA GTX580、"AMD" HD6970
入手過的顯示卡可能不會少於CPU等其它核心組件
相較於CPU長久以來在消費市場大部分時間都是由目前的Intel及AMD所主導
顯示卡市場就顯得有趣許多
個人沒有廠商偏好,哪間廠商做出好東西,我就會去嘗試看看
我的上一片顯示卡是AMD HD5870 x 2 @ Crossfire
由於效能表現一直都不錯,在1920x1200的解析度下
絕大部分的遊戲特效全開都可以維持不錯的效能水準,也就沒有什麼理由換掉它
但是A家玩久了也會膩,加上這次NVIDIA端出改良版的Fermi晶片(終於擺脫廢米之名了)
在功耗、熱量、效能上都取得不錯的平衡
且有轉檔方面的需求,也可以順便玩玩CUDA以及PhysX
於是就入手一片GTX580來玩玩
先來看圖
支援本家的PhysX 物理運算 |
這次的Fermi在DX11下有相當不錯的表現 |
1536MB GDDR5,介面頻寬為384bits 採用Samsung -4 顆粒,官方標示可在5000Mhz下運作,實際運作時脈為保守的4000Mhz |
脫掉彩盒,裡面是Asus一貫的黑色紙箱加上燙金的Logo |
一邊是主卡紙盒,一邊是配件包 |
主卡本體,包裹著防靜電袋 |
卡的上方還有一層保護膠膜 |
晶片背面 |
採用6+2相供電 |
8pin+6pin供電,其實與GTX570的6pin+6pin相比較,多出的2pin僅做為接地之用 相信是為了產品區隔才刻意做出多出的兩個pin腳 |
久違的NVIDIA GEFORCE |
SLI介面,可支援至QUAD-SLI |
輸出端子 Mini-HDMI |
二組DVI-D,希望在輸出端子部分可以再加入HDMI(非Mini)、以及Display Port,使用上會更加方便 |
雙槽設計,卡後方同樣有散熱用出風口 |
撕掉保護膠膜,個人還是喜歡公版卡的作工 |
這次GTX580在功耗及溫度方面有不錯的進步 輔以均熱板,將熱量迅速傳導後排出,不會造成機殼內熱量堆積 |
將卡裝上去,開機run看看囉 (尚未整線,請自動忽略雜亂的線材 囧>) |
換下的HD5870系列,仍舊是好卡一張, |
由於GTX580已經發售一段時間,相關的的測試文章在網路上google一下即可,Presto就不再重複了
看到一堆線路才想到我今天也是整線整了一個早上...
回覆刪除why? 因為要幫 intel 擦屁股,我的 mirror raid
萬一因為這次 SB 的 bug 死掉就好玩了 @@
看來下次換硬體前真的要先問一下cecil有沒有用過
回覆刪除有用過的或是考慮要用話就暫時先觀望一陣子,比較保險
硬碟廠商就算了,連intel都中招
本來有打算弄顆2600k來玩玩看,看來最近還是先緩緩
等3.4月後的修正版再看看吧 :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