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次入手的JVC DLA-X55R為一全新產品線
不僅下放許多高階型號功能,同時也改進不少前代機種的缺點
如4K e-shift 2搭載、更高精度的MPC演算法、3D串影消除 ... 等等
甫發表時隨即受到眾多劇院玩家注目,終於在十一月底正式上市
不多說,先來開箱 ~
外箱,與前幾代相比變化不大,右邊三盒則是新版藍芽3D訊號發射器以及主動式3D眼鏡 |
內容物,投影機本體、配件箱一盒 |
避免機器運送時入塵或刮傷,皆以防塵布包裹妥當 |
超高原生對比家用劇院投影機的代名詞 - D-ILA |
由於是吊掛使用,得先旋開腳座,露出與吊架結合的螺絲孔位 |
新版3D訊號發射器PK-EM2,改走藍芽傳輸。 據傳前代因採RF傳輸,偶有發生干擾其他廠商遙控器的事件(ex. 3D模式時,擴大機or環控遙控器失靈) |
對應藍芽傳輸的新版3D眼鏡PK-AG3,連續使用時間從原本的40小時增進為100小時,重量略微減輕,使用範圍為半徑10公尺 |
JVC獨有的MPC演算法,Multiple Pixel Control,與4K e-shift 2相輔相成,缺一不可 |
RS15所沒有的鏡頭記憶功能,這次也一併補齊囉 ~ |
投影機也進入網路時代,更新韌體、連結智慧型手機APP都少不了它,於是多拉了一條網路線餵X55R |
![]() |
開箱完後將這台大傢伙裝上吊架~ |
![]() |
檢查需要的線材是否接駁妥當 |
![]() |
別忘了3D訊號發射器 |
![]() |
準備開機 |
繁雜的設定先跳過,其中頂級型號搭載的121區精細三色收斂微調功能也在X55R上面重現 |
這邊的4K影像設定即為4K e-shift 2相關微調功能 |
內建數種4K e-shift 2情境參數,其中較特別的是可以"關閉",初代4K e-shift皆為強制開啟,且演算範圍及精度(6 x 6 v.s 21 x 21)也不及二代來的強大 |
不專業測試,Nikon D800,M模式,Nikon AF-S Micro 60mm f/2.8G,布幕尺寸為16:9 120",大致捕捉e-shift開關前後差異 |
4K e-shift off |
4K e-shift on |
可發現4K e-shift 2開啟時晶格已幾乎消失殆盡
透過MPC演算增強後,整體影像來得更加綿密細緻
雖非原生4K Projector,但在4K source匱乏的目前(其實連2K都稱不上普及)
這類技術倒也相當實用,看2D比3D多的玩家倒可以認真考慮這項功能的實際助益
對於4K e-shift 2,Presto給個讚!
至於C.M.D動態插補技術
Presto是完全無視這類功能,一開機就馬上關閉C.M.D
看得出幫忙安裝的師傅頓了一會,大概在想 "是有這麼厭惡這功能嗎? 囧"
其實不是針對C.M.D,而是不管哪廠的技術(SONY 55HX850也同樣被我關關關)
個人完全無法接受非穩定FPS的畫面,菲林味盡失,電影都不電影了
3D部份小測了一下Avengers 3D BD
亮度部份進步不少,黑房內即便使用擴散型布幕也不成問題
沒發現Crosstalk的蹤跡,可能是樣本數不足,日後再多測幾段影片
3D對Presto只是配菜,影片來源還是以2D為主
風扇噪音則維持JVC一貫的靜肅感
高功率時才會聽到風扇運轉聲,但若觀賞位置不是太靠近投影機
電影開演後其實很容易被音效掩蓋過去
燈泡也有小改款,型號為PK-L2312U,與前代不相容
官方宣稱壽命較前代增加1000小時,這點沒法測試,只能讓時間來證明
以下為實際畫面透過相機翻拍,僅供參考
4K e-shift 2 on,數毛機無誤 |
貓女皺紋都跑出來了~
回覆刪除好清晰啊,汗毛都能看清楚
回覆刪除